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研究
杨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24  来源:    点击数:

   2023年5月17日,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陕西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并强调“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国坚持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我国产业规模壮大、产业结构升级和巩固产业分工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植了坚实的产业根基。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各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及网络体系,其特征是产业网络化、集群化、链条化、融合化和高级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性标志是高附加值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强调要“把发展经济和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卓著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产业总体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分工优势巩固。

   一是产业总体规模持续壮大。从全国来看,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以分别为1018.46亿元、1755.11亿元和905.12亿元;2022年,我国一、二、三产增加值达到了88345亿元、483164亿元和638698亿元,三次产业规模分别增长了86倍、274倍和704倍。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21万亿元,自2010年以来,始终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从陕西来看,1978年,陕西经济总量81.07亿,2022年,陕西经济规模为32772亿元,是1978年的404倍。2012年,陕西的三次产业规模分别为1370.16亿、8075.42亿和5005.6亿元;2022年,陕西三次产业增加值为2575.24亿元、15933.11亿元和14264.23亿元,三次产业规模分别增长了88%、97%和185%。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依据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当一个国家经过工业化的进程,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时,则意味着进入了工业化后期。1978年,我国一、二、三产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68%、47.71%和24.6%;2015年,我国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8.4%、40.8%和50.8%;2022年,我国一、二、三产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3%、39.9%和52.8%。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已处于服务业为主导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陕西来看,2012年,陕西的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9.5%、55.9%和34.6%,2022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9%、48.6%和43.5%。尽管目前陕西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关键期,但新时代以来产业结构明显持续优化。

   三是产业分工优势不断巩固。现代产业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的,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联合国将全世界的工业门类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联合国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是由一国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的,我国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大国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冲突下全球大宗商品与能源价格波动巨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现有的产业体系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举措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是指我国制造业的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即工业“四基”。2025年,工业“四基”的自给率要由2020年的40%大幅提高到70%以上,同时,要推动传统制造业基础向高级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先进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和先进基础材料。要大力支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企业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型发展。对陕西而言,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集群;要加快有色、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生命健康、储能等未来产业;要巩固能化产业优势地位,优煤稳油扩气增电,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大力培育领一批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对陕西来说,要以西安的医药、专用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器材、仪器仪表六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万亿级关中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建设。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坚持四个面向,发挥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陕西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竞争前沿,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国之重器。积极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建好用好秦创原,强化科研、中试、产业化全周期支持,催生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产业、科创企业。未来五年全省孵化科创企业不少于10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5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网)

 

上一条:张蕴,宋珊珊:高校思政课讲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重逻辑

下一条:罗正业:加快建设乡村数字经济体系